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14:12
信息来源:威海市供销社
浏览次数:
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硝三村村货收购站站长于彤彤一早就出现在田间地头,热情招呼着村民们收货,村民将刚从地里采收的新鲜萝卜和白菜整齐拢好后,成筐成筐地搬上货车。这满满一车厢的2万斤农产品,当天就将通过自有配送车辆,直达各区市供销社村货超市的货架。
今年以来,全市已开设108家供销社村货超市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与小区便民超市进行了有效资源整合,构建起了一条从农村直达城市的绿色供应链。这条“绿色快线”不仅为全市超过200个行政村的村民开辟了更广阔的销售途径,也让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当季新鲜农产品的美味,实现了特色产品与销售渠道之间的“双向奔赴”。
根据不同季节和区域特点,村货收购站会适时调整收购种类。从6月文登区的大樱桃,到7、8月文登区谭家口村的大黄桃,再到冬季各村的萝卜、白菜,这些时令佳品都是收购站采购清单上的“热门款”。“我们的直采产品都是经过检测后配送市场的,一产品一溯源,每样产品都配有二维码标签,通过微信扫描即可了解产品出处,确保食品安全。”威海供销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陈洲说。
这种“食当地,食当季”的趋势十分受市民欢迎。不久前,市供销社联合社区举办了信用大集活动。活动当天,“1元一颗的大白菜”“5元一斤的有机猕猴桃”“成袋卖的香甜蜜薯”等各种特色当季食品吸引众了多市民,开卖前半小时现场就已排起长队。据统计,仅一个半小时的营业时间,销售额已有6000余元。
如今,村货超市已成为城乡流通的重要“中转站”,成功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未来三年内,我们计划扩大供销社村货超市的服务范围,实现全市小区全覆盖,同时增加农产品收购量,挖掘更多高质量特色农产品和保供商品,助力乡村振兴。”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还将加强与各社区合作,推动信用大集常态化,不断完善“一刻钟便民商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