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 17:02
信息来源:威海市供销社
浏览次数:
近年来,市供销社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服务“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帮助村集体和农民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创新服务模式,一手抓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一手抓土地托管服务,为促进强村富民提供“供销答案”。有关做法在近期召开的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典型交流。
一、抓组织建设,构建完善的供销组织体系,为服务村集体增收夯实基础
建立健全基层供销组织体系,与基层党组织形成合作粘性,推动供销社融入村级发展。一方面,优化基层组织架构。建立“市社—县社—基层社—村级供销服务站(社区村货超市、采购团长)”组织体系,在镇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已在全市53个涉农镇街建立21个片区基层社,在“跨村联建”片区、行政村建设供销服务站14个,城市社区村货超市105个,服务覆盖400多个村居。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双向培养。面向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等群体,选拔合适人选担任各类基层供销组织负责人,把优秀的基层供销组织负责人推荐为村级后备力量,实现人力资源互补,助力供销社作用发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21名片区基层社负责人中村党支部书记2人、致富能手11人、社办企业员工8人;全市282名农村采购团长中村“两委”成员201名、占比71.3%,10名团长被选拔进入村班子。
二、抓流通平台,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体系,为村集体增收拓宽渠道
加快布局农村和城市社区服务终端平台,推动农产品“进城”卖得出去;城市日用品“下乡”方便村民,在双向循环中更好地推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在农村,在具备硬件设施条件的村设立“供销服务站”,不具备条件的,设立采购团长。一方面,负责村里特色农产品统一收购、检测、分类,配送到城市社区,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通过线上订购的方式,统一采购村民急需的日用品,集中配送到村民手中,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在城市,设立村货超市,把农村统一采购的特色农产品集中销售,为社区居民打造15分钟特色农产品采购生活圈,实现“吃当地、吃当季、吃绿色”,既方便了城市居民,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市城乡终端平台年营业额400多万元,可带动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农民增收40多万元,农村采购团长平均月收入达2000元。
三、抓土地托管,构建多层次的生产保障体系,为村集体增收托底服务
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供销社的服务优势,供销社办企业对接村党组织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农民个体种植规模小、投入大、收益低的零散土地整合起来,开展托管服务,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提高种粮抗风险能力,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基本收入来源。一方面,优化合作方式,确保“旱涝保收”。社办企业与村合作社签订合同,采取“固定收益”“保底收益+约定分成”“环节托管”三种合作方式,保证村集体和村民收益不受损。另一方面,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有钱可赚”。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烘干能力1420吨、仓储能力6万吨的粮食烘干中心2处,购置播种机、收割机等30多台套,成立飞防大队,形成了“耕种管收烘售”全链条服务。与省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生产标准和服务流程,组建机械手等技术服务队伍,提供科学指导。争取全省唯一县级供销融资担保试点,探索担保贷款服务粮食生产做法,采取“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补充”方式,保证社办企业有能力给村集体和农民支付收益。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全托管土地2.2万亩,半托管土地13.5万亩,为村集体实现亩均降低成本150元左右、纯收益300元左右。